鲢鱼的生态习性
1、食性:鲢生活于水上层,主食浮游植物,也食少量浮游动物。轮虫为鱼苗下塘培育的开口活饵料,也喜欢吃豆浆等类似轮虫大小的其他人工精饲料。随着鱼苗不断生长,到夏花阶段以后,鳃耙基本长成,逐渐转为滤食浮游植物,通过池塘施肥,培植水质,可以使鲢生长良好,而各生长阶段都喜食各类粉状人工精饲料。
2、生长:鲢属于生长快的大型经济鱼类,性成熟年龄为34龄(长江流域),体重增加以36龄最快,以后减慢,体长增长以14龄较快,第4龄后减慢。
3、繁殖:鲢鱼性成熟年龄和个体大小与纬度(热量)有密切关系。在我国华南,性成熟年龄为243龄,体重2千克左右,在华中,性成熟34龄,体重3千克左右,在东北,性成熟56龄,体重5千克左右。此外,性成熟还与营养条件有关,营养不同,性成熟年龄和体重也会出现差异。雄性还普遍比雌性早熟1年,个体也比雌性偏小。
鲢鱼的营养价值
1、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,即能健身,又能美容,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。
2、鲢鱼对皮肤粗糙、脱屑、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,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。
3、鲢鱼为温中补气、暖胃、泽肌肤的养生食品,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、溏便、皮肤干燥者,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。
鲢鱼的天然饵料
水域中天然生长和通过施肥培育的浮游生物是鲢鱼的极好天然饵料。浮游生物漂浮于水中生活,个体微小,一般肉眼难以看到,只有在显镜下才能观察清楚。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。
1、浮游植物:不同种类的浮游植物的饵料价值是不相同的,由于鲢鱼和其他鱼类一样不能消化纤维质、果胶质和几丁质等,因而很难利用如大部分蓝藻、细胞衰老的绿藻、裸藻等。能较好地消化利用如金藻、隐藻、硅藻和部分甲藻、黄藻、绿藻、裸藻、蓝藻等。
2、浮游动物:浮游动物是鲢鱼摄食一部分,一般鱼类在幼鱼阶段都以它们为主要食料。主要的类别有原生动物、轮虫类、枝角类以及桡足类。
①原生动物:原生动物属单细胞动物,没有组织器官的分化,但有呼吸、排泄、生殖、感觉等机能。
②轮虫类:轮虫为滤食性,以浮游藻类、原生动物、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。适应性很强,在各种类型的水域中都能生存,尤其在人工施肥的池塘、水库和河沟中更为常见。是各种鱼类幼鱼阶段的适口饵料。
③枝角类:枝角类俗称水蚤,又称红虫,广泛分布于湖泊、池塘、水库等水体中,主要滤食细菌、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,生长繁殖快,营养价值高,是鲢的主要饵料。凡是枝角类数量较多的水域,鱼产量一般很高。
④桡足类:剑水蚤、镖水蚤等一类的小型甲壳动物称为桡足类,其多以浮游藻类为食,是良好饵料。
鲢鱼的养殖技术
1、池塘选择:鲢鱼属于套养鱼类,套养在主养鲤鱼、鲫鱼、草鱼、团头鲂的池塘中,处于服从地位,它的池塘选择与在所申请认证的上述主养鱼类完全一致。
2、水质要求:鲢鱼的水质要求与所申请认证的主养鲤鱼完全一致。
3、苗种要求: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、检疫,选择品质纯正,健康无病,规格整齐。放养时间在5月中、下旬。
4、鱼种培育
①鱼苗放养:5月中、下旬,池水温稳定在18℃以上时,为适宜投放时间。投放鲢鱼乌仔,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-5尾。
②饲养管理:鱼苗入池后,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兼食饲料碎屑。
③成鱼养殖:鱼种投放规格、密度,投放越冬鱼种规格为100-200克/尾,放养密度为0.4-0.5尾/平米,鲢鱼是套养鱼类,以鲤鱼出塘起捕时间为准。
5、越冬管理
①越冬密度:压塘成鱼和鱼种的越冬密度一般为0.3-0.6千克/平米,根据池塘条件可作适当调整。
②越冬鱼体要求:鱼体应无病无伤,肥满健壮。
③越冬方法:越冬池塘应比较干净,保水性好,冰下水深保持在1.5米左右,冰封前每公顷用90%晶体敌百虫1.5-3.0公斤全池泼洒池水浮游植物量应保持在25-50毫克/升。保持水面透光性,应及时扫除冰面上的积雪,打冰眼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。